2024-06-14 21:32 点击次数:132
从一无所有到背负巨额债务、从白手起家到三度问鼎亚洲首富、从功成名就到遭遇袭击被人砍断4根手指,这位老人的经历堪称传奇。
他就是娃哈哈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宗庆后。
一、半生磨难,自强不息
宗庆后,1942年10月12日出生于江苏宿迁,祖籍浙江杭州,由于他出生在辛亥革命纪念日双十节之后,因此父母给他起名宗庆后。
宗家兄弟姐妹五人,宗庆后是老大,对富裕人家来说,人多代表家族兴旺,但对穷困人家来说,子女多就意味着吃饭的嘴多。
宗庆后的家庭条件刚开始还是不错的,父亲在邮局上班,母亲是小学老师,日子虽然辛苦,但温饱还是能满足的,可新中国成立后,他的生活条件反而下降了。
原来,宗庆后的祖父曾在奉系军阀张作霖手下担任财政部长,后来张作霖被炸身死,他的祖父又到国民政府里任职。
正是由于这段“不光彩”的经历,导致宗家在建国后在成分划分上出了问题,宗父因此失去邮局工作。
宗庆后4岁那年,宗父将家迁回浙江杭州,本想换个环境能找到份工作,可在那个讲究成分的年代,终究是徒劳的,养家的重担最终由宗母一肩承担。
然而,小学老师工资并不高,还要养活一大家子,其难度程度可想而知。
可即使如此艰难,宗母总是教育孩子们“人穷志不能短”,要树立远大志向。
作为老师,宗母深知教育对人生的重要意义,先后送五个孩子接受教育。
作为家里最年长的孩子,宗庆后将母亲的辛苦看在眼里,生活中他也总是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,以减轻家里的负担,学习上他更是弟弟妹妹们的表率,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认真学习。
1963年,18岁的宗庆后初中毕业,并顺利考上了高中,受到母亲的影响,在填报志愿时他选择报考师范专业,准备将来像母亲一样当一名人民老师。
可还是由于成分问题,在政审中他被师范学校拒之门外,宗庆后就此辍学。
面对生活带给他的磨难,宗庆后并没有抱怨,而是坦然接受,既然学习的路走不通,他只得另寻他径。
在此期间,他当过学徒、炸过爆米花、看过大门、发过传单,他的想法很简单,只要能挣钱就行。
1964年,19岁的宗庆后主动前往绍兴农场担任调度员,农场地处偏僻农村,条件十分简陋,好多在此的城里人都因无法忍受离开了。
可宗庆后没有走,对他来说工作就是谋生的手段,没有高低贵贱之分。
凭借着对工作的热情及踏实肯干的态度,他受到农场领导的赏识,不久之后,领导推荐他去绍兴茶厂。
在茶厂他一干就是十多年,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,才重新回到城里。
1978年,辛苦了一辈子的宗母退休了,在农村趴了十几年的宗庆后通过“抵职”方式返回城里,进入校办纸箱厂担任推销员。
之后,他在校办企业工作了将近10年,中间干过业务员、销售经理。
1987年,42岁的宗庆后听说校办企业经销部对外出租,他第一时间承包下来,由此开始了创业之路。
二、人到中年,艰苦创业
校企经销部,听起来很不错,但实际上不仅是连年亏损,连他这个老板算在内也只有三个人,更糟糕的是,就是这样一家企业承包费居然高达14万元,在那个“万元户”稀缺的年代,这是不敢想象的数字。
可宗庆后没有被吓退,他决心赌这一把,破釜沉舟勇气的背后是对命运的抗争。
他借遍亲戚朋友,又贷了一部分,总算凑齐了14万元承包费,可这也只是艰苦创业的第一步。
为了早日还上欠款,宗庆后每天起早贪黑蹬着三轮车,拉着零食、文具在大街小巷叫卖、挨个学校推销,每日风里来雨里去,严寒酷暑从不间断。
好在宗庆后赶上了好时机,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,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孩子们也有了零花钱“照顾”他的生意,因此生意也越来越好。
收入的增加让他的还款压力减轻不少,宗庆后无比开心,可随之而来的另一件事又开始萦绕在他的心头,难道自己一辈子只能当一个卖货郎吗?
答案肯定是否定的,宗庆后有“野心”,他想创业,他想开辟自己的一片天地,可该开发什么样的产品让他犯了难。
由于长期与孩子们打交道,深耕于此的他在这方面有着十分敏锐的嗅觉,很快《杭州日报》一则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,报纸上说,在中国有31%的孩子营养不良。
宗庆后长得矮小,就是小时候营养不良造成的,但与他小时候吃不饱饭不同,当时的小孩营养不良普遍是因为偏食、厌食导致的。
这张报纸让宗庆后嗅到商机,他觉得,如果能生产一种针对儿童的“营养液”,给孩子们补足营养,帮助他们健康成长,就一定会受到家长们的欢迎。
说干就干,宗庆后立刻联系浙江大学的营养学家,开始研究制定营养配方,经过不断尝试,最终将配方确定下来。
1989年,宗庆后成立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,担任厂长。
为了给新产品起一个响亮的名字,宗庆后绞尽脑汁,甚至还登报征名,最终,他在上万个作品里,选中了“娃哈哈”这个极具想象力的名字。
于是,国内第一款针对儿童的营养品——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就此诞生。
为了提高知名度,宗庆后又咬牙花费21万高价在杭州电视台打广告。
一句“喝了娃哈哈,吃饭就是香”的广告语瞬间俘获了家长们的心,广告播放仅仅三天,娃哈哈接到的订单就排满整个生产流水线,当月销量达到15万盒,第二个月更是突破20万盒。
这次成功极大激发了宗庆后的信心,他开始推广杭州模式,在全国各地做广告宣传,基本上两个月左右就能占领当地市场,娃哈哈从此走向全国。
1991年,宗庆后更是用一招“蛇吞象”,出资8000万兼并杭州罐头厂,成立了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,实现企业“由小到大”的转变。
之后,他继续在商场开疆拓土,1994年收购四川几家企业,成立了娃哈哈第一家省外分公司,1996年与法国达能的合资,使娃哈哈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饮料企业。
与此同时,他深知“优质产品是公司最大的竞争力”,他将娃哈哈营养液升级为AD钙奶,之后又推出的爽歪歪、矿泉水、营养快线、非常可乐等产品。
随着事业上的成功,宗庆后的财富也不断积累,2010-2013年间他三次登上福布斯排行榜,问鼎亚洲首富,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民营企业家。
三、功成名就,热衷慈善
功成名就的宗庆后并没有上位者的姿态,还是一直保持谦卑平和。
娃哈哈成功之后,多少人劝说他上市,可宗庆后总是决绝,他觉得股票有涨有跌,一旦跌了就是对信任自己股民的伤害。
不仅如此,宗庆后还规定,禁止开除45岁以上的老员工。在他看来,这些人都是跟着他一路打拼、历经磨难的好伙伴,一旦开除,他们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生存。
宗庆后不仅对员工十分关爱,还积极履行企业家的责任,他始终坚持“产业报国、泽被社会”的社会道义,热心公益事业,积极回报社会。
作为一家沐浴国家政策成长起来的企业,他积极履行“先富带后富”的企业职责,不断投身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,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帮助落后地区“摘掉贫困帽子”。
1997年以来,娃哈哈先后在四川广元市、湖北黄冈红安县、吉林白山靖宇县等五个国家级贫困区建立生产线11家,全部实现当年投产、当年收益,娃哈哈集团也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和纳税大户,不仅改善当地产业结构,增加财政收入,更直接和间接解决了2万余人的就业问题,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。
宗庆后还积极参与献爱心活动,无论是抗洪、抗疫,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他的身影。
1998年抗洪,娃哈哈捐赠368万元抗洪救灾物资,2003年非典期间,娃哈哈捐赠价值达900万元的健康产品。
宗庆后对教育事业同样十分上心,不仅出资在贫困地区建设娃哈哈小学,修建教学楼、购置电脑和图书等教育用品,还给老师学生发放午饭补助等,更是出资300万元在浙江大学设立奖励基金,资助贫困大学生。
据统计,娃哈哈集团累计资助教育事业已达1.3亿元。
然而,令人没想到的是,就是因为他热衷公益事业,给他带来一次血光之灾。
2013年9月13日,宗庆后在住宅附近被人持刀砍伤,左手4根手指的肌腱被砍断。
杭州警方迅速行动,当天就将49岁的犯罪嫌疑人杨某抓获。
据他自己交代,他来杭州找工作,因年纪较大,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,身上的生活费也所剩无几。
在看了宗庆后热心帮助农民工的电视节目后,便想让宗庆后在其公司安排工作,结果被宗庆后拒绝,恼羞成怒的他愤而行凶伤人。
好在,宗庆后没有受到影响,继续在公益事业上发光发热。
总的来说,宗庆后是一位四十多岁白手起家的优秀创业者,也是一位勇担社会责任的良心企业家。
如今,斯人已去,我们缅怀宗老,祝福他一路走好,同时也应该学习他对事业不断拼搏、不断进步的态度以及成名就后不忘回报社区的高尚品质。